? ?7月15日,位于“东海之滨”的浙江省宁波市正式进入主汛期,各项防汛工作步入紧要关头的阶段。对此,宁波市应急管理局责无旁贷、勇担重任,全面加强防汛防台工作,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。
? ?在主汛期到来之前,宁波市应急管理局未雨绸缪、积极统筹,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,推动了一批水利重大项目建设和维护工作的突破性进展。界牌碶泵站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,水库群东西线联通工程隧洞实现全线贯通,余姚北排二通道——青山港、奖嘉隆江等水利整治工程也全线通水。这些惠民项目的完成,为宁波市防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? ?为进一步提升防汛防灾能力,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协同市水利局加强了对水文监测站的建设和管理。今年以来,全市新(改)建水文测站65处,总数达到2520处,站网综合密度高于全省“十五五”规划的标准。同时,新建126处积水监测点已全部投用,全市监测站点总量突破560处。这些监测站点的建立,极大地提升了区域雨水情监测的预警能力。
? ?在除险加固方面,宁波市提前半年完成了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任务,对2座病险水库和10座病险山塘进行了除险加固,并顺利通过了验收。整治行动覆盖了余姚、宁海等5个区、县,惠及下游12个行政村的1.1万名群众。对于在建的病险水库山塘,宁波市应急管理局严格执行“一库一策”度汛方案与应急预案,确保现场管理到位、应急响应精准高效。
? ?主汛期期间,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切实加强了在建水利工程监管力度,依托智能化平台,强化了雨情、水情、工情的滚动分析,并与多部门进行联动会商。通过优化“早动、快动、小动”的调度策略,全面提高了应急应对能力。截至目前,已下发洪水预警通知19份,确保了防汛指令的秒级响应和险情的高效处置。
? ?除了加强硬件建设和提升预警能力外,宁波市还注重开展实战演练和联防联动。全市各级单位和部门积极开展防汛演练,强化应急抢险队伍的建设和物资储备。海曙区、江北区、北仑区、奉化区以及余姚市等地也纷纷行动,全力筑牢防汛“安全堤”。
? ?海曙区明确防汛责任人500名,组建9支共202人的应急抢险队,确保实时备战;江北区农业农村局实地核验防风防汛措施,全面做好河湖库塘水位控制等汛前准备工作;北仑区精准施策,全面强化重点部位风险管控;奉化区水利局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水闸泵站进行维修保养;余姚市则通过“网”“面”“线”“点”立体施策,系统性推进了防汛备汛工作。
? ?宁波市应急管理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不仅提升了硬件设施和预警能力,更通过实战演练和联防联动,全方位提升应急应对能力,强化协同作战水平,全方位筑起了一道防汛防台智能化的“安全堤”。
?